4px自提櫃4px自提櫃>
每經編輯 步靜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1月12日)中午,山東省煙台市政府安委會副主任、應急局局長孫樹福就棲霞市笏山金礦爆炸事故做了介紹,1月10日14時,笏山金礦井下“一中段”(離井口240米)發生爆炸事故。事故發生時,“一中段”無作業人員,“六中段”(離井口698米)作業人員13人、“五中段”(離井口648米)作業人員9人。爆炸導致井筒梯子間損壞、罐籠無法正常運行、通信系統損壞,井下22人被困。為了儘快打通生命通道,一方面,積極組織井筒修復;另一方面,為了儘快打通新的生命通道,提高救援成功率,從全國調集大口徑、大功率的先進鑽孔機,計劃同時從地面施工3條救生孔,既能解決通風問題,也能通過該孔解決給養問題,及時瞭解井下工人信息。
事故發生後,企業迅速組織力量施救,但由於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直到1月11日20時5分才向棲霞市應急管理局報告有關情況,存在着遲報問題。20時48分,煙台市委接到事故報告後,煙台市多方調集力量,全力開展救援,並及時發佈相關信息。21時45分,山東省委接到報告後,迅速成立省市縣一體化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現場救援、技術專家、後勤保障、媒體聯絡、事故調查、礦工家屬接待、醫療及疫情防控7個工作組,緊張有序展開救援工作。
對此事件,新華網發表題為《遲報礦難,就是與人民為敵》的評論,評論指出,導致22人被困的山東煙台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遲報時間長達30個小時。涉事企業對生命的漠視,無異於草菅人命,就是與人民為敵,國法必不容。
煙台市發佈的消息顯示,這起事故發生在10日14時,但企業向棲霞市應急管理部門報告時,已經是次日20時。長達30個小時的時間裏,企業雖然組織了救援,卻始終沒有向棲霞市應急管理部門報告,直到發現救援難度超出自身能力,才“揭開蓋子”。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大事故早報、快報,早已成為共識。第一時間上報,意味着政府部門可以更早、更專業、更大力度實施救援,為被困或受傷人員爭取更大脱險機會。《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就明確規定,事故單位負責人在接到現場報告後,應當在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部門上報事故信息。同時,國家有關法律對遲報、瞞報事故有嚴厲的懲罰規定。
然而,在一道道“高壓線”面前,總有個別企業和地方政府部門存在僥倖心理,事故發生後不是搶時間爭取救援力量,而是“爭取時間”將事故“大事化小”,企圖逃避處罰。直到藏不住了,才向上級政府部門“求救”。
遲報,消耗的是被困人員脱困生還的機會。笏山金礦事故中,第一時間上報和拖延30個小時之後上報,可能導致22名被困人員最終的命運截然不同。置22個鮮活的生命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這樣的企業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春節將至,每個家庭都期盼團圓。我們期盼22名被困人員能儘快脱險,也期待着有關方面儘快揭開踐踏生命的企業的“黑蓋子”,一查到底,給人民一個交代。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繫。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4px自提櫃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0人蔘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