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x自提櫃4px自提櫃>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易啓江
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發佈會。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表示,2020年12月15日以來,正式開展了我國重點人羣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迄今為止,全國重點人羣接種量已近750萬劑次,加上之前針對高風險人羣接種的160餘萬劑次,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
對於各界關心的重點人羣疫苗接種過程中是否發生不良反應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根據監測結果,現在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80%是一般不良反應,其中有十萬分之六是異常反應,在異常反應中大多數都是過敏性皮疹,當然也有其他的過敏反應,包括血管性水腫等不良反應,嚴重的不良反應大概是百萬分之一。
王華慶指出,通過跟歷史數據相比,沒有出現異常情況,也就是説,跟過去的嚴重不良反應也好、不良反應也好相比,比較一致,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
疫苗接種是控制傳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此前,我國已宣佈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
對於全民免費接種的含義,曾益新明確,免費是包括了疫苗的費用和接種費用。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指出,附條件上市以後,疫苗免費接種是在居民知情自願的前提下,企業按議定價格提供的疫苗的費用,加上接種服務等全部的費用,將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居民個人不負擔。
“通過主要動用醫保基金滾存結餘和財政資金共同承擔新冠疫苗及接種的費用,不影響當期醫保基金的收支,也不會影響大家看病就醫的待遇。”李滔説,從長遠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有利於快速建立免疫屏障,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醫保基金長期可持續的運行。
李滔表示,目前,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擬定疫苗附條件上市後疫苗接種費用保障的細化操作方案。待批准後,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疫苗經費的保障工作,將黨中央、國務院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對於企業定價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表示,老百姓不需要掏一分錢,但企業在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儲存、運輸的過程當中會有成本,因此企業按照新冠疫苗公共產品的屬性,依據成本會作出相應的定價。政府相關部門也會按照相應程序,按照相應價格,向企業進行購買,為全民免費接種。
免費接種已在積極實施。曾益新表示,在12月15日啓動的這一輪重點人羣新冠疫苗接種過程中,我們要求各地參照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的模式,由各級政府組織和安排費用保障,推進新冠疫苗的接種,個人不承擔疫苗的成本和接種費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曾經發現有個別地方收取個人費用的情況,我們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的名義發文,要求立即整改。”曾益新説,目前看來,各地對執行免費接種政策都做得挺好,很到位。
新冠病毒的變異問題一直受到關注,特別是近期國內有些地方也從境外回來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英國突變株,這對我國疫苗的保護效果是否會造成影響?
曾益新表示,我國一開始就設立了專門的課題組,來研究、監測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近期,在英國,病毒出現了新的變異,即S蛋白第501號氨基酸發生的變異,因為這個變異剛好處於關鍵位置,就是S蛋白的RBD區域,這個區域是病毒跟人體細胞受體結合的關鍵部位,所以這個突變受到高度關注。
對於變異病毒會不會影響到疫苗的保護力,曾益新表示,對這個情況特別關注。最近有兩個科研單位做了專門的研究,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和中山大學的病毒研究所,這兩個單位都專門對這一毒株進行了研究。
“他們對我國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國內出現的病毒,與這次英國的突變株進行對比,發現新冠疫苗免疫猴子和免疫人體產生的抗體,對境內早期的病毒毒株和英國的突變病毒毒株,能夠同樣進行中和,他們已向雜誌投稿,正在等待發表。”曾益新説。
曾益新表示,這個結果應該是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的疫苗對這樣一個突變株具有同樣的中和能力。至少目前看來,這個病毒的突變不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這一點非常明確。
曾益新指出,病毒的變異是個持續的過程,每天都在發生。目前看來,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還是處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變異速度不是特別快。但是要高度關注這個問題,一方面還是要繼續密切地監測病毒變異情況,另外也要做好應對,萬一突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影響到疫苗的保護力,也要做提前準備,開展廣譜性的新冠疫苗或者變異後的新冠疫苗研究,以有效應對可能產生的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繫。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4px自提櫃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0人蔘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